了解云南科举史,这本好书不容错过
公众号微信文章
来源:管理员 作者:管理员 发布时间:2021-08-09 点击数:1320次

了解云南科举史,这本好书不容错过

原创 蓝红彩 云南人民出版社 3天前
图片

了解云南科举史,这本好书不容错过


本文共计 2202  | 预计阅读时间 7 分钟



中国古代科举制度,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(587)。云南开科取士,始于元延祐二年(1315),终于清光绪三十年(1904)


元代云南参加了6场殿试,考取进士6人。明代参加了73场殿试,考取进士261人。清代参加了101场殿试,考取进士678人。明、清两朝云南共考取举人8451人。元、明、清三朝云南共考取进士945人。


明、清两朝科举名人的历史故事、人生经历,不但能够鞭策人,还能够启迪人。在元、明、清三朝近600年的科举史长河中,社会发展与进步,朝代腐朽与没落,均与士子们的仕途命运息息相关。有的科举名人因看透当时吏治腐败而辞官回籍,有的因任劳任怨、鞠躬尽瘁而死于任所,有的因政见分歧、顶撞上司而愤然离职,能在仕途宦海中善始善终,到年老退休者,却寥寥无几。


千千万万个仕宦学子,为当时封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、汉文化的弘扬与传播,均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。我们在熟悉科举历史、掌握科举史实的同时,还可以史为鉴,取其精华,弃其糟粕,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、文化事业服务。




◆赵汝谦


赵汝谦(1515—1589),字撝庵,云南通海人。明嘉靖十年(1531)辛卯科举人。赵汝谦自幼聪颖,被誉为“神童”。嘉靖十二年(1533),他出任富顺知县,兼梓潼县事。在任期间,富顺在吏部任职的一个权臣之子,横行乡里。赵汝谦不畏权势,将其子召至衙门中,晓以国法,责令将历年积公交清,以礼释放。数年后,以挑水为生的客民罗用宾的女儿兰莹,被权臣之子骗入家中纳为小妾。兰莹不从,被杖身亡,藏尸花园里。他受理此案后,不畏权势,微服私访,得到真凭实据,将凶手捉拿归案。权臣托人说情,用重金贿赂。他断然拒绝,依法判刑,报请上级批准,即予执行,为当地民众除去一害。为此,他得罪权臣,辞官回乡。他卸任时,民众不舍,远送出境,并集银百两相赠。赵汝谦清廉,拒不接受。罗用宾感激赵汝谦的恩德,愿意终身侍奉。赵汝谦同情他的孤苦,允许罗结伴回籍,安度晚年。罗用宾死于通海,葬于秀山赵氏祖茔。赵汝谦回籍后,除设馆教书外,于嘉靖三十九年(1560)捐资修建秀建桥于山沟上,受到通海民众的称赞。



◆杨名飏


杨名飏(1773—1852),号崇峰,云南云龙人。清嘉庆十三年(1808)戊辰科举人。嘉庆十四年(1809),任延榆绥道员。道光十一年(1831),旋升陕西按察使。道光十四年(1834),任陕西布政使;同年九月,任陕西巡抚,授资政大夫、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。道光十七年(1837)九月,辞官回籍。


杨名飏从十九岁出仕,到六十四岁致仕,历时四十五年,由训导一直做到资政大夫、兵部右侍郎,正二品衔。他并没有养尊处优,为陕西和家乡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。他在陕西任巡抚时,重修灞桥,采用多跨的桩基石制排桥墩,使基础牢固,造型美观。他治陕政绩卓著,重建书院,发展教育;筹建谷仓,以赈灾荒;整顿世风,教化民众;维护古迹,保护文物;因地制宜,发展生产。他把三秦文化和内地生产技术传播到迤西,为家乡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。


道光四年(1824),杨名飏因母丧,自陕西回籍,在石门倡修铁链桥。桥建成后,当地人取名“青云桥”。他还捐资创办彩云书院,校舍大小八十余间,置租谷七百余担,共出资俸银九千四百二十两。他认为云龙“科第早已渐开,贤能亦经继起”,主要得益于象山书院和沘江书院的首创。他自谦为“补读少年未读之书,以寡晚年欲寡之过”。杨名飏在陕西供职时,著有《蚕桑简编》。他用通俗易懂的民歌形式,写下了《劝桑行》,在陕西广为流传。


劝桑行

(节选)

卒岁无衣怎样好,豳风自有蚕桑道。

绮罗岂是天孙裁,全在人工勤织造。

号寒雪夜空悲迟,劝尔栽桑要及早。

盘条最爱春风嫩,采葚须知芒种老。

路旁墙下随意插,一片荒郊绿云绕。



◆袁嘉谷


袁嘉谷(1872—1937),字树五,别字澍圃,晚号屏山居士,云南石屏人。清光绪二十年(1894)甲午科举人,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癸卯科第二甲第62名进士,光绪二十九年(1903)癸卯经济特科第一等第1名(状元)。授翰林院编修。后赴日本考察学务、政务,兼云南留学生监督。归国后任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,负责编写中小学教科书和大学参考书及编译外文书籍工作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),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带到北京的古文献,他深知其价值连城,急电政府对敦煌进行保护,防止文物进一步流失。宣统元年(1909),调任浙江提学使,积极兴办教育,建成西湖图书馆,收藏文澜阁本《四库全书》。后又兼任浙江布政使。辛亥革命后回到云南,被选为国会参议院议员。国会解散后,一心著书讲学,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,先后被任命为清史馆协修、东陆大学教授,担任省参议、省政府顾问、云南省图书馆副馆长、“云南丛书”总纂、云南通志馆编纂等职。编著有《卧雪堂诗集》《卧雪堂文集》《诗话》《滇绎》等。中国从隋朝开科取士,到光绪三十年(1904),科举历史已有1300多年,云南从来没有人获得科举考试第一名,所以民间有“山东不招驸马,云南不点状元”之说。因此,袁嘉谷夺魁被认为是改写了云南的科举历史,是云南人的光荣。袁嘉谷是云南近代名望最高的文化人之一。他品性高洁,才华出众,知识渊博,乐于提携青年,待人诚恳,是“才人、学人、至性人”,受到家乡父老的广泛尊重。他创作的诗文和诗歌评论均有独到之处。书法自创一格,造诣很高,被称为“袁家书”。袁嘉谷于1937年病逝,享年66岁。


游西山


碧鸡旧迹访禺同,化作梁王避暑宫。

秋草斜拖飞鸟背,岩泉高挂云彩中。

水天一色山分界,台阁三清月半空。

俯视尘寰烁几点,步涯堪羡老渔翁。



《云南科举名人小传》一书从明清两朝939个进士中,遴选出122个进士;从8451个举人中,遴选出87个举人;另外选取拔贡3人,秀才4人,为他们立传。他们的生平事迹,对当时社会所做出的贡献,以及在仕途中及致仕后,所遗留下来的诗词、著作、楹联等,均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。同时,在有的传记后面,还附录了他们遗留下来的一首或两首诗,以供欣赏。


《云南科举名人小传》是云南科举教育文化史研究的专著,填补了云南科举史料的部分空白,其史料广泛翔实,丰富多彩,为研究云南科举史、人才史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。



Copyright©2018 www.ynpph.com.cn 云南人民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新出网证 滇ICP备12004938号1  技术支持:奥远科技